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自2025年5月2日起终止对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低价值进口商品的免税最低限度待遇,实施前提是美国商务部完成关税征收系统部署。根据命令,美商务部长需在90天内提交政策影响评估报告,并研究是否将规则扩展至澳门地区。此前,特朗普已于2025年2月1日签署另一行政令,对华加征10%关税,并同步取消小包裹关税豁免政策,意味着所有中国入境邮寄商品通过T11、T01等清关模式处理。
模式 | 当前状态 | 适用金额 | 核心应用场景 |
T86 | 暂时延长但濒临取消:受ACE系统升级推迟影响政策延长至2025年9月,但4月1日联邦审查后或再次调整 | ≤800美元 | 跨境电商小包直邮(如Temu、SHEIN),依赖免税红利的高频次低货值商品(如服饰、饰品) |
ECCF | 试点推广中:2024年10月上线,优先开放给AEO认证企业,整合T86免税与T11/T01申报流程 | ≤2500美元(与T11协同) | 数字化清关全流程覆盖,适合高频次、多品类订单(如带电产品、FDA监管商品) |
T11 | 合规替代方案:简易报关通道开放,但申报复杂度提升,需匹配实际货值(误差<5%) | ≤2500美元 | 中小卖家过渡期选择,适合非敏感品类(如家居用品、日用品) |
T01 | 主流合规路径:强制用于高货值商品,参加关税后综合税率最高达46.1%(如纺织品) | 无限制 | 高货值商品(如医疗器械、工业设备)、敏感品类(带电产品、FDA监管商品) |
表 1 几种清关模式对比,素材取自资深跨境物流专家Vincent彭泰文
维度 | T86 | ECCF | T11 | T01 |
申报复杂度 | 最低:仅需运单号、收货人地址、原产国。 | 中等:线上提交电子报关单,自动校验数据并匹配HS编码。 | 中等:需HS编码、原产地声明,但无需完整原产地证。 | 最高:需完整HS编码(10位)、原产地证明质量检验证书等。 |
费用与关税 | 零关税(暂时)。 | 整合T86免税功能,超过800美元货值自动转入T11/T01,税费在线支付。 | 每单2.6美元处理费+基础关税(叠加10%行政令后综合税率约15%-25%)。 | 基础关税+叠加税(301条款7.5%+新增10%)总税率最高达46.1%, |
时效与风险 | 最快(数小时放行),但政策取消后积压货物或面临补税。 | 通关时间缩短50%-70%支持自动预警敏感商品。 | 1-2天,中等查验率(因海关人力不足可能延误)。 | 3-5天,高查验率(尤其钢铁、铝制品等敏感品类)。 |
合规性 | 合法,但需符合“单日单人≤800美元”限制, | 合法,需注册为AEO认证企业或与认证物流商合作, | 合法,但需匹配实际货值(误差<5%)。 | 合法,需合作AEO认证报关行。 |
表 2 几种清关模式对比,素材取自资深跨境物流专家Vincent彭泰文
然而,仅坚持不到1周,迫于海关成本激增与供应链压力,特朗普于2月8日再次发布行政令,宣布对来自中国小包裹的免税待遇将继续有效,直到“建立足够的系统来全面、迅速地处理和收取关税收入”。不过,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政策调整仅是"临时性技术暂停",其核心在于倒逼海关系统加速升级关税征管能力。800美金免税取消仅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跨境卖家在应对上更需兼顾短期应对与长期规划策略,如通过加速布局海外仓、区域供应链建设、动态调价机制、成本优化、高附加值转型、强化认证与申报合规以及多国中转等方法,全方位降低物流与清关风险。
许多资深卖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应尽早做本地化仓储、备货的工作,这既是应对关税的措施,也是跨境电商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本质要求;有的人认为物流上的多元化布局可以抵御政策突然的变化,一旦某一渠道出现问题即可迅速切换;有的人认为还可以建立标准作业程序(SOP),确保在政策或突发事件下,物流切换能高效、无缝完成。
也有大量的跨境电商卖家正加速布局海外货盘模式以降低运营风险与成本。该模式通过将商品提前备货至海外仓,实现本地化快速履约,尤其助力中小卖家破解备货压力大、议价能力弱、库存周转慢等痛点。然而当前市场面临优质服务商稀缺的困境:部分服务商存在产品侵权、仓配效率低下、定价虚高甚至货品挪用等隐患,而真正具备合规商品池、智能化仓储管理及高性价比的优质服务商则成为稀缺资源,备受跨境商家追捧。